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防雷元件测试仪测试原理?
防雷元件测试仪是用于检测防雷保护元件(如氧化锌避雷器、压敏电阻、放电间隙、防雷器 SPD 等)性能参数的专用仪器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模拟雷电冲击或特定电压条件,测量元件的关键参数(如压敏电压、漏电流、通流容量残留电压等),判断元件是否失效或性能退化。以下是其测试原理、核心参数及典型测试流程:
一、核心测试原理
防雷元件的核心作用是 “正常工况下绝缘(高阻),过电压时导通(低阻泄流)",测试仪通过施加可控电压 / 电流,监测元件的 “导通阈值" 和 “导通后的状态",原理基于以下两种核心机制:
1. 压敏电压(U₁ₘₐₓ/U₀.₁ₘₐ)测试原理
针对氧化锌避雷器、压敏电阻(MOV)等元件,其伏安特性为 “非线性":当电压低于某一阈值时,元件漏电流极小(μA 级);当电压超过阈值(压敏电压),电流急剧增大(非线性导通)。
测试时,仪器向元件施加缓慢升压的直流电压(通常从 0 开始线性上升),同时监测流过元件的电流,当电流达到设定值(如 1mA)时,对应的电压值即为 “压敏电压 U₁ₘₐ"(或 U₀.₁ₘₐ,即电流 0.1mA 时的电压)。
原理公式:通过高精度电压源产生可调电压,串联微安表 / 毫安表,当电流达到阈值时,记录此时的电压值,此值反映元件的 “导通启动阈值",若压敏电压偏离标称值 ±10% 以上,说明元件性能退化。
2. 漏电流测试原理
元件在正常工作电压(如额定电压 Uc)下的漏电流是衡量绝缘性能的关键指标(漏电流过大意味着元件老化,可能在正常电压下发热失效)。
测试时,向元件施加标称直流工作电压(Uc),防雷元件测试仪测量此时的电流值(通常要求≤50μA 或≤100μA,依型号而定)。
原理:利用高精度恒压源输出 Uc,串联微安级电流表,直接读取电流值,若漏电流超过标准,说明元件内部老化(如氧化锌避雷器的晶界层击穿)。
3. 冲击通流与残留电压测试原理(针对 SPD / 避雷器)
对于需要验证通流能力的元件(如 SPD),测试仪通过施加 8/20μs 或 10/350μs 模拟雷电流波(前者模拟感应雷,后者模拟直击雷),测量元件导通后的残留电压(残压)。
原理:冲击电流发生器产生规定波形的大电流(如 10kA、20kA),通过分流器测量电流,同时用高压探头测量元件两端的电压,残压值需≤元件标称的 “残压等级"(如 10kA 冲击下残压≤1.5kV),残压过高说明元件泄流能力下降。
可调高压源:输出 0~10kV 直流电压(用于压敏电压测试)或冲击电流(用于残压测试)。
高精度测量回路:包含微安表(测漏电流)、毫安表(测导通电流)、电压采样模块(测压敏电压 / 残压)。
控制与显示系统:设定测试参数(如目标电流 1mA),自动升压并记录阈值,显示测试结果。
2. 典型测试流程(压敏电阻)
接线:将压敏电阻两端接入仪器测试端(注意正负极性,部分元件有极性)。
参数设置:选择 “压敏电压测试" 模式,设定目标电流(如 1mA)。
自动测试:仪器缓慢升压(如 0~10kV 线性上升),同时监测流过元件的电流:
当电流未达 1mA 时,元件呈高阻状态,电压随升压逐渐升高;
当电流达到 1mA 瞬间,仪器停止升压,记录此时的电压值(即 U₁ₘₐ)。
漏电流测试:自动切换至施加 Uc(如元件标称工作电压 500V),测量此时的电流(漏电流),若≤50μA 则合格。
结果判断:若 U₁ₘₐ在标称值 ±10% 范围内,且漏电流≤50μA,则元件合格;否则判定为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