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
首页 > 技术与支持 > 防雷检测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怎么测
防雷检测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怎么测
点击次数:108 更新时间:2025-07-22

防雷检测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怎么测?

防雷检测中,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的测量是评估防雷装置安全性的关键项目,其目的是检查不同金属构件、设备外壳、接地装置等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否可靠(通常要求过渡电阻≤0.03Ω)。以下是详细的测量方法、仪器选择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:

一、测量原理与仪器选择

测量原理
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指的是两个导电体之间的连接电阻(如接地干线与设备外壳、金属门窗与接地体、不同接地系统之间的连接等),测量基于低电阻测量原理,通过向被测两点通入恒定直流电流,测量两点间的电压降,再根据欧姆定律(R=U/I)计算电阻值。

常用仪器

直流低电阻测试仪(毫欧表):适用于大多数场景,量程需覆盖 0~1Ω(分辨率≥0.001Ω),如 ET3500、4102 等型号,支持恒流输出(通常 1A、2A、10A,电流越大,测量小电阻时精度越高)。

专用等电位测试仪:部分仪器内置符合防雷规范的测试程序,可直接显示是否达标(如≤0.03Ω)。

禁止使用普通万用表(精度不足,无法测量毫欧级电阻)。

二、防雷检测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测量前准备:

仪器检查与校准

检查仪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,开机自检是否正常,测试线是否完好(需使用专用四端法测试线,避免线阻影响,线端鳄鱼夹或探针需清洁无氧化)。

校准:用仪器自带的标准电阻(如 0.01Ω、0.03Ω)进行校准,确保读数准确。

被测点预处理

清洁被测点表面:去除氧化层、油漆、油污等(可用砂纸轻磨或酒精擦拭),确保测试探头与导电体良好接触(接触电阻过大会导致测量值偏大)。

确认连接状态:被测两点应为正常连接状态(如已通过导体、接地线连接),无需断开原有连接。

环境要求

避免在雨天、潮湿环境测量(潮湿可能导致表面漏电),远离强电磁场(如变压器、电焊机),防止干扰电流影响读数。

三、测量步骤(以四端法为例,精度最高)

四端法(开尔文接法)可消除测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,是防雷检测的标准方法,步骤如下:


接线方式

将 I+、I - 分别夹在被测两点的外侧(靠近端部),用于提供测试电流;

将 V+、V - 分别夹在被测两点的内侧(靠近连接部位,距离 I+、I - 约 2~5cm),用于测量两点间的电压降。

仪器输出端分为 “电流端(I+、I-)" 和 “电压端(V+、V-)",按 “电流端夹外侧,电压端夹内侧" 的原则连接:

示例:测量 “金属门窗与接地干线" 的过渡电阻时,I + 夹门窗边缘,I - 夹接地干线端部,V + 夹门窗与连接线的焊点处,V - 夹接地干线与连接线的焊点处。

仪器设置

选择测试电流:根据被测电阻大小选择(小电阻用大电流,如≤0.1Ω 可选 10A;不确定时先选 2A),电流过大会导致被测体发热(尤其细导线),需控制测试时间≤10 秒。

选择测量模式:直流(DC)模式,部分仪器支持 “自动量程" 或手动设置量程(0~1Ω)。

开始测量

按下 “测试" 键,仪器输出恒定电流,屏幕显示电阻值,待读数稳定后记录(通常 3~5 秒)。

若数值波动大,检查接触是否牢固或是否存在干扰,可重复测量 3 次,取平均值。

判断结果

根据 GB 50057-2010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,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应**≤0.03Ω**,若超过此值,需检查连接是否松动、导线是否断裂或截面积不足,进行整改后复测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测试电流与时间

测量时电流不可过大或时间过长,避免被测导体(尤其是细导线、小截面连接体)发热导致电阻值变化(金属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)。

同一测点连续测量间隔应≥30 秒,待导体降温后再测。

避免并联路径干扰

若被测两点之间存在多条并联连接(如设备外壳同时接至接地干线和金属框架),需确认所有并联路径均为等电位系统的一部分,否则可能导致测量值偏小(实际过渡电阻应为各并联路径的总电阻)。

安全操作

测量时禁止触碰测试探头和被测导体(防止触电,尤其被测体可能带电时,需先验电并放电)。

仪器使用后关闭电源,整理测试线,避免线端短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