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电灾害防雷检测设备专门用于评估和验证建筑物、设施、设备及其接地系统在雷电灾害环境下的防护能力(即防雷装置)的有效性,是预防和减少雷击损失的关键工具。
一、核心目标
评估风险: 确认防雷装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(如IEC 62305, GB/T 21431, NFPA 780等),能否有效拦截(接闪)、泄放(分流/接地)雷电流,并将瞬态过电压限制在安全水平(等电位连接/SPD)。
发现隐患: 识别防雷装置存在的缺陷、劣化(如腐蚀、断裂、连接松动、SPD失效)或性能下降。
验证设计: 检验防雷系统的设计、选型和安装是否合理有效。
保障安全: 确保人员、建筑物及内部设备在雷击事件中的安全。
满足法规: 进行合规性检测,满足法律法规和保险要求。
提供依据: 为防雷装置的维护、维修、改造或升级提供客观数据支持。
二、检测对象
1、外部防雷装置:
接闪器: 避雷针、避雷带(网)、避雷线、金属屋面等。
引下线: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导体。
接地装置: 接地体(极)、接地线、接地网、基础接地体等。
2、内部防雷装置:
等电位连接: 建筑物内金属装置(管道、桥架、设备外壳)、外来导电物(如电缆金属外皮、金属管道)与防雷装置的电气连接。
浪涌保护器: 安装在电源线路、信号线路入口处的SPD(Surge Protective Device),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。
雷电电磁脉冲屏蔽: 建筑物或机房的空间屏蔽(如法拉第笼)、线路屏蔽措施。
合理布线: 线缆的敷设路径和间距。
三、核心
雷电灾害防雷检测涉及多种参数的测量,通常需要组合使用以下专用仪器:
1. 接地系统性能检测设备
接地电阻测试仪:
功能: 最核心设备之一。 测量接地装置(包括防雷接地、工作接地、保护接地)的工频(或接近工频)接地电阻值(Ω)。这是衡量接地效果好坏的基础指标。
原理与方法:
电位降法(三线法/四线法): 精度最高,国际标准推荐方法。需打两个辅助接地极(电流极C、电压极P)。四线法可消除测试线电阻影响。
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: 无需断开接地线或打辅助极,操作便捷。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包含被测接地极在内的整个接地回路的电阻。特别适用于有良好并联接地或多点接地系统的现场测量,但对独立接地极测量效果不佳或无效。
关键考量: 测量范围(如0.01Ω - 2kΩ)、分辨率、精度(通常要求≤3%)、测试电流(影响抗干扰能力和对土壤的渗透深度)、抗干扰能力(现场电磁干扰大)。
雷电灾害关注点: 接地电阻值直接影响雷电流的泄放速度和地电位抬升高度。标准通常要求防雷接地电阻≤10Ω(具体需根据建筑物类型、土壤电阻率、防雷等级确定)。
土壤电阻率测试仪:
功能: 测量建筑物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(Ω·m)。这是设计、评估和改进接地系统(如计算接地网大小、深度)的关键参数。
原理: 常用温纳四极法,在地面打入四根等间距的电极进行测量。
关键考量: 测量范围、精度、测试电流。
接地阻抗/冲击接地电阻测试仪:
功能: 测量接地装置在模拟雷电流(大电流、短时间)冲击下的冲击接地电阻或阻抗(Ω)。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存在差异(通常冲击接地电阻更小)。
原理: 向接地装置注入高幅值、短持续时间(如8/20μs)的模拟雷电流脉冲,测量产生的电压降,计算阻抗。
关键考量: 冲击电流幅值、波形、测量精度。设备较复杂昂贵,常用于重要设施或研究。
跨步电压/接触电压测试仪:
功能: 模拟雷电流入地时,测量地表面不同点间的电位差(跨步电压)或接地设备与地表面某点间的电位差(接触电压),评估雷击时对人员的电击风险。
原理: 向接地装置注入电流,使用探针测量地表电位分布。
关键考量: 测试电流、电压测量范围与精度、安全性。
2. 等电位连接与电气连续性检测设备
等电位连接测试仪 / 直流低电阻测试仪:
功能: 测量金属部件之间、金属部件与等电位连接带/端子之间、SPD两端连接线等的连接电阻(Ω)或过渡电阻。确保等电位连接网络是低阻抗通路,实现有效的电位均衡。
原理: 四线法,使用四个端子(两路电流、两路电压),消除测试线电阻影响,精确测量微小电阻。
关键考量: 测量范围、分辨率、精度、测试电流(较大的直流测试电流,如1A, 10A, 甚至200A,有助于发现接触不良点)。
雷电灾害关注点: 低阻连接是防止雷击引起火花和电位差的关键。标准通常要求连接电阻≤0.2Ω(甚至更低如0.03Ω)。
过渡电阻测试仪:
功能: 专门用于测量需要保证电气连续性的金属连接处的过渡电阻(Ω),如法兰盘之间、管道接头处、电缆接头外壳等。
原理: 类似大电流直流低电阻测试仪,通常施加较大的直流测试电流(如10A, 100A)。
关键考量: 测试电流、测量范围、分辨率、精度。
环路电阻测试仪:
功能: 测量包含被测导体和大地(或其他参考点)构成的整个回路的电阻(Ω)。常用于评估接地引下线的连通性或接地环路的整体性能。
原理: 施加交流或直流测试电流,测量回路电压降计算电阻。
关键考量: 测试电流、测量范围、精度。
3. 浪涌保护器性能检测设备
SPD专用测试仪(核心设备):
功能: 针对内部防雷的核心设备。 全面检测浪涌保护器的关键性能参数:
限制电压: SPD在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标称放电电流或最大放电电流时,其两端的残压峰值。这是衡量SPD限压能力的最重要指标,越低越好。
泄漏电流: SPD在持续工作电压下的漏电流。过大可能预示SPD内部元件老化、受潮或损坏。
绝缘电阻: SPD端子与外壳或接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。
点火电压(仅限开关型SPD): SPD动作的阈值电压。
自动脱离器功能检查: 模拟SPD失效(如短路)时,脱离器是否能可靠断开,防止火灾风险。
压敏电压(仅限压敏电阻型SPD): 压敏电阻在特定电流下的电压值。
原理: 使用内置高压脉冲发生器产生模拟雷电流波形(如8/20μs电流波,10/350μs电流波用于一级SPD测试),施加到SPD上,同时精确测量其两端的残压波形。直流或交流源用于测量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。
关键考量:
冲击电流能力: 能产生的最大冲击电流幅值及波形准确性。
电压测量: 测量范围(需覆盖kV级)、精度、带宽(需足够高以捕捉ns级残压变化)。
泄漏电流测量精度。
安全性: 测试时产生高电压大电流,设备需有完善保护。
标准符合性: 是否符合IEC 61643-31等SPD测试标准。
雷电灾害关注点: SPD是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电电磁脉冲损害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其性能(特别是限制电压)直接影响设备安全。
4. 绝缘性能检测设备
绝缘电阻测试仪(兆欧表 / 摇表):
功能: 测量引下线绝缘支撑件、SPD的绝缘底座、电缆绝缘层等的绝缘电阻(MΩ)。检查绝缘性能是否良好,防止正常运行时漏电或在雷击时发生沿面闪络或电位反击。
原理: 施加高压直流电(常用500V, 1000V, 2500V),测量流经绝缘介质的微小电流,计算电阻。
关键考量: 测试电压等级、测量范围、精度、短路电流能力。
标准要求: 绝缘电阻通常要求 ≥ 1 MΩ 或更高(具体看标准和应用)。
5. 材料与结构检查设备
测厚仪 / 游标卡尺:
功能: 测量接闪器(避雷针、避雷带)、引下线、接地体(如扁钢、圆钢)的材料厚度和直径。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最小尺寸(如圆钢直径 ≥ 8mm,扁钢厚度 ≥ 4mm)。
类型: 超声波测厚仪(非破坏性)、磁性测厚仪、机械式卡尺。
金属构件探测仪:
功能: 辅助定位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、引下线或接地网,便于检查焊接质量、连接点或进行连接电阻测试。
6. 外观检查与辅助工具
望远镜: 检查高处接闪器、引下线的状况(锈蚀、断裂、连接)。
数码相机: 记录现场状况、设备标识、缺陷位置。
强力手电筒: 检查暗处或柜内设备。
卷尺/激光测距仪: 测量间距、高度、长度。
指南针: 确定方向(部分接闪器设计考虑方位)。
SPD状态指示器检查: 目视检查SPD的失效指示窗口(通常为绿色正常,红色失效)。